从“牙膏挤爆”到“AI原生”,游戏与消费电子的冷与热丨消费专题
2025年,中国游戏与消费电子行业正悄然走出低谷。与2023年的初步回暖和2024年的平稳过渡相比,2025年上半年行业的市场表现尤为亮眼。其中游戏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.08%,消费电子零售额增长更是超过了20%,双双创下历史新高。
2025年,中国游戏与消费电子行业正悄然走出低谷。与2023年的初步回暖和2024年的平稳过渡相比,2025年上半年行业的市场表现尤为亮眼。其中游戏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.08%,消费电子零售额增长更是超过了20%,双双创下历史新高。
存储芯片市场现在有点“分裂”——有的价格猛涨,有的却还在跌。这背后是AI在搞事情,把整个行业的格局都给重构了。今天就聊聊这“冰火两重天”的局面,看看普通投资者该怎么跟。
小鹏汽车将在10月24日科技日正式发布第五代人形机器人,并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实现量产。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。绿的谐波作为谐波减速器核心供应商,技术实力获得行业认可。大族激光在激光加工与自动化领域积累深厚,双环传动的精密齿轮技术同
国庆后开盘第一天,不少股民盯着持仓界面发懵——手里的股票低开低走,有的直接跌超5%,翻龙虎榜才发现,主力早在节前3天就悄悄跑路了!数据显示,9月27日到29日这三天,沪深两市主力净卖出飙到768亿元,299只个股被连续抛售,21只个股单日净卖出超5亿元,连私募
国庆收假第一天,打开港股行情的朋友估计都被中芯国际的涨幅惊到了——单日直接涨了13%,股价冲破90港元,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。不光是它,整个芯片产业链都跟着热起来,中微公司、北方华创这些设备股涨超5%,连消费电子里的芯片设计企业也有不错的涨幅。这波行情来得又快又
最近存储板块的涨幅让不少投资者有点懵:HBM高带宽内存从去年三季度到现在涨了80%,DDR5内存单季度涨15%,就连常用的NAND闪存也跟着涨了10%-30%。有人疑惑这是不是又跟以前一样,涨一波就回调的周期行情?但查完2025年的最新数据和行业动态才发现,这
近日,科技圈最炸的消息莫过于OpenAI正式推出Sora 2.0——这个被称作"视频生成领域ChatGPT时刻"的AI模型,不仅把视频生成的物理真实感、多镜头叙事拉到电影级水准,还同步上线了独立iOS应用,直接叫板AI版"抖音"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场由大模型掀
据知情人士透露,苹果原计划在2027年推出代号N100的更轻便廉价版头显,但上周已在内部宣布将该项目人员调往眼镜研发部门。据悉,苹果正在研发至少两款智能眼镜。
2025年9月30日,A股国庆前最后一个交易日,成了不少投资者紧盯的“关键节点”——尤其是三花智控、领益制造、卧龙电驱这三家企业,它们分别扎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、消费电子+汽车电子、工业电机+储能三大核心赛道,刚好契合当下“新型工业化”“新能源转型”的政策风口。
“很多投资者在九月末还在纠结‘下一个热点在哪’,却忽略了十月的主线早已在‘产业进化’和‘资金布局’中悄然成型——它不是短期题材的脉冲式炒作,而是AI技术落地、储能技术迭代、消费电子创新周期的三重确定性趋势。”
“节后开盘消费电子将全跌停”——这样的极端言论在市场情绪波动时并不罕见。很多投资者被短期情绪裹挟,却忽略了消费电子作为“科技消费融合赛道”的底层逻辑:新品周期的创新驱动、AI技术的场景渗透、龙头企业的全球化壁垒,这些才是决定行业长期走向的核心。
“OpenAI牵手立讯精密进军消费电子”的消息一出,市场瞬间沸腾。但这绝非“AI概念蹭热点”那么简单——当AI大模型与消费电子硬件深度融合,立讯的连接器、歌尔的声学、鹏鼎的PCB……这些细分龙头组成的“黄金矩阵”,正在重构消费电子的“智能生态”。
财政部、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工作的通知,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。支持打造一批首发中心、首发经济集聚区,在重点商圈商街、创意园区、文化场所等打造多层次的新品发布平台载体,集聚一批传播、传媒、广告、策划等专业服务机构。支持具有引领性的国内
2014年,全志科技成立工业车载事业部,聚焦国产SoC稀缺的工业与车载赛道,正式启动全面工业化战略,迈入转型升级的新征程。此后,全志科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以T3系列切入工业市场,从2016年发布至今,累计销售已经超过5000万颗。
消费电子 PCB 出厂前的终测,是避免 “外观合格但功能失效” 产品流入市场的最后防线。此时 PCB 已完成所有组装工序,测试需聚焦 “实际使用场景下的功能与可靠性”,而非重复量产阶段的外观与电气检测。终测若不到位,会导致售后成本激增 —— 某手机厂商曾因省略
香港商报讯2025年4月中旬以来,歌尔股份(002241.SZ)股价开启一轮强势上涨行情。截至9月29日收盘,歌尔股份报收35.35元/股,较4月18日的20.64元上涨约71.3%,总市值达到1237亿元,表现显著优于同期消费电子板块及大盘指数。
中国硬科技股的宏大发展篇章,已然在A股市场拉开帷幕。当前,AI、算力、CPO(共封装光学)、PCB(印刷电路板)、人工智能芯片、具身智能机器人、工业母机等前沿科技板块,正共同掀起一场声势浩大、影响深远的科技牛市浪潮。基于A股核心科技细分领域(涵盖半导体、通信、
模拟芯片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、汽车、工业、5G等诸多领域,主要对电压、电流、温度、压力、光等连续物理信号进行采集、放大、滤波、转换和控制等操作。大部分模拟芯片采用成熟工艺制造,其生命周期通常超过10年。然而,切不可认为模拟芯片的制造难度低于数字芯片,实际上其难度
消费电子行业当前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。AI技术正全面融入硬件创新,秋季新品发布潮刺激换机需求,行业库存逐步回归健康水平。与此同时,国家补贴政策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共同为行业注入新动力。
每逢苹果发布会的夜晚,上百万消费者开启“剁手模式”,将火力足足延续到第二天。有数码博主透露,iPhone 17系列在国内首销前三天的销量已接近100万台,较上一代iPhone 16系列同期大幅增长约30%。